【新书导读】
最新图书导读
我校图书馆新加工完成一批最新出版的优秀读物。本批上架的图书共计1000册。
本批上架图书为综合科学类图书,如《中国人的修养》、《我这一辈子》、《大国工匠》、《乌合之众》、《消失的地平线》、《用思维导图速记英语单词》、《海底两万里》、《墙壁上的图书馆——敦煌》、《地球知识小百科》、《名画里的二十四节气》、《季节书》、《秒懂抖音、快手、小红书》、《巧夺天工的人工奇观》、《西西弗神话》、《世界十大文豪》、《小故事大智慧全集》、《从财报看企业》、《我们的中国》、《八一勋章英模故事》、《国乐赏析》、《列那狐的故事》、《史记》、《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我是猫》、《徐志摩:一首未完的诗》、《象棋超短局杀法赏析》、《草木有心,人间有情》、《培根随笔集》、《深度记忆》等等,欢迎读者朋友们踊跃借阅!
【本期荐书】
《中国人的修养》:蔡元培是民国时期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融合了中华传统的文化修身思想和西方现代公民德育理念,是一部百年经典的道德实践之书。书中主要收录他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蔡元培其他有关道德修养的零散文章。尤其《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以具体的行为实践为出发点,用浅显的思想、平易可操作的方法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直接引导读者,开启民智。视野宽宏,私德与公德会通,个人修养和公共道德并举。
《中国人的修养》体现了蔡元培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和深切的关怀,是值得全体国人阅读的道德范本。
《我这一辈子》: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作品多以老北京平民生活的题材,展现了地道的北京味儿,代表作有《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
老舍关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
本书精选老舍中短篇小说作品,如《我这一辈子》《月牙儿》《不成问题的问题》等,使读者感受老舍先生的语言艺术和深沉情感。
【阅读关注·2024年“阅读·感悟·共享”荐书心得活动获奖作品】
黄土地上的生命交响与灵魂诗章

始于平凡,终于平凡
在那片广袤无垠的黄土地上,路遥用他如椽巨笔描绘出了一个平凡却又震撼人心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宛如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展现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每一个字符都像是黄土地上跳动的音符,奏响了生命的悲歌与赞歌。
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丰满,他们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那个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他不甘于在双水村那片狭小的天地里度过一生,勇敢地走出了农村,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孙少安,这个肩负起整个家庭重担的长子,是平凡世界里的英雄。除了孙家兄弟,书中还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
《平凡的世界》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辛。书中的人物都在命运的漩涡中挣扎,他们面临着贫困、饥饿、爱情的挫折、亲人的离去等种种磨难,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现出了不平凡的品质,那是一种坚韧不拔、努力奋斗、善良正直的精神。这种精神如同黄土地一般朴实厚重,却又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这部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对人的影响。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变革如汹涌澎湃的浪潮,冲击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从集体生产到生产责任制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路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这些变化对普通人的影响,让我们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在每一个人物身上跳动。
在阅读《平凡的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黄土地环绕的世界,和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喜怒哀乐。我们为他们的成功而欢呼,为他们的失败而落泪,为他们的爱情而感动。它让我们明白,生活虽然平凡,但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们都是平凡世界中的一员,或许我们也会面临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怀揣着梦想,坚守着善良和正直,努力奋斗,我们就能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不平凡。就像书中所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生命的教科书,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苦难,如何在平凡中寻找伟大,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了更多前行的力量。
微电网2401 张笑晗
【名家谈读书】
雪莱——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叶圣陶——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托尔斯泰——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巴金——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殿堂。
【读书故事】
爱迪生的自学之路
托马斯·爱迪生是技术历史中著名的天才发明家,但他只受过三个月的正规教育。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对知识的渴望。爱迪生通过自学,阅读了大量的科学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据说,他在火车上卖报纸时,经常利用空闲时间阅读,甚至有时因为过于专注而错过了下车的时间。爱迪生的自学精神和阅读能力,为他后来的发明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书馆概况】
图书馆
我校图书馆前身为郑县工业职业学校图书室,九十一年来,紧跟学校建设发展步伐,致力于建设以电工技术和热能动力工程为主导,辅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综合学科体系的现代化高校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宗旨,致力为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强保障,努力把图书馆建成为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
一、图书馆概况。图书馆位于实训楼二区一层,流通区是图书开架区域,采用中图分类法排列,设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电力工程、计算机电子、经济语言和文学共6个流通书库以及2个密集书库。阅览区设置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分别配备桌椅、书架、电脑、阅读器、朗读亭等设施,供读者使用。我馆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提高读者借阅体验。多年来,广受读者好评。
二、纸质馆藏资源建设。现有中外文纸质藏书63万余册,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22个大类,其中电工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是本馆的藏书特色;另有中外文期刊近500种,可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使其获取全面图书资料等信息。
三、数字资源建设。馆现藏电子图书25万册,音视频资料约1200小时,订阅了多种学术数据库和期刊,引进了CNKI中国知网、维普资源平台、超星数字图书馆、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为学校师生提供了5000余种电子专业期刊、2000GB电子图书等海量数字资源,自建了学科导航、网络资源模块,以供我校师生教学、科研信息需求。
四、信息化建设。我馆是省内高校中较早从采访、编目到流通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曾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先进单位”。2012年,图书馆完成《基于高校图书馆资源的电力自助图书馆解决方案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研制开发了图书馆自助借还机。2003年图书馆创建网站,为读者提供新书推荐、书刊预约、续借催还等项目和中外文期刊全文、电子图书、学科导航、网络资源的查询、浏览和下载服务。2023年引入超星数字图书馆管理平台,通过平台读者可以在线搜索图书信息,进行预约借阅、续借和归还图书等操作,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推荐和学习辅助功能。2024年,学校投资建设了2个密集书库,更新了流通区、阅览区全部书架、桌椅、护眼灯具等阅读设施,阅读环境大大改善。
五、阅读推广工作。2022年成立的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下设阅读推广、信息素养工作小组,建立由各学院教师、学生参加的图书信息员队伍,及时开展图书采购信息征集、阅读推广活动。2023年以来,每年开展全校师生参与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暨“大学生读书节”启动仪式,开展了专家讲座、师生阅读情况调查、推荐值得阅读的100本书、年度阅读大数据、征文等系列活动,在河南省阅读推广活动、信息素养大赛、主题诵读比赛、馆员能力提升比赛中取得佳绩,获得河南省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阅读推广活动20周年先进单位、获得河南省信息素养大赛“最佳组织奖”、河南省图书馆馆员能力提升竞赛“优秀组织奖”等先进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