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2025年寒假期间学生管理工作,确保全体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健康、文明祥和的假期,现就做好寒假期间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强化学生安全教育
(一)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民族观、宗教观,提高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生不组织、不参与各种非法集会、带有宗教性质的表演或演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邪教,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妄想不劳而获,不将个人电话卡、银行卡等转借、租借他人,避免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教育学生提高防范不良网络借贷和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和意识,面向学生宣传各类防诈骗技巧,剖析诈骗套路,提醒学生注意防范网络购物、网络刷单、游戏账号交易、冒充QQ微信好友、裸聊陷阱等诈骗形式。不参与“黄、赌、毒”等活动,不随意转发来源不明的信息,远离不良网站,发现安全问题及时报警。
(三)做好安全防范教育。各学院要认真抓好学生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火、防盗、防欺诈、防溺水、防自然灾害、防烟火爆竹等安全常识教育,了解掌握灭火应急和火场自救逃生技能。观赏烟花爆竹时做到文明观赏、防止踩踏拥挤,预防受到伤害,切实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组织学生打工、旅游。学生假期打工、旅游应注意安全,要选择人身安全有保障的地区,并征得家长同意,打工和旅游期间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发现安全问题及时报警。
二、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一)深入调查,精准关怀。各学院要组织辅导员积极开展调查,特别留意学业受阻、考试异常、经历重大生活变故或在网络流露负面情绪的学生,通过谈心谈话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应对方式以及支持力量等,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及时识别学生需求,提供精准帮扶。
(二)动员骨干,快速响应。各学院要积极动员学生心理骨干力量,借助宿舍群、班级群、朋友圈等社交渠道,密切关注同学心理状态。一旦发现情绪低落、求职受挫、学业情感波动等预警信号,应立即向辅导员反馈,确保快速响应,采取适当干预措施。
(三)家校携手,共筑心防。各学院应结合实际,利用通讯工具适时与家长沟通,密切家校联系,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学业进展、心理压力,倡导正确看待考试,强化亲子沟通,增强心理韧性。家长应留意孩子的情绪波动,必要时与学校合作,为孩子提供就业指导和心理支持,共同在假期间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三、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确保人身安全
(一)遵守法律法规。全体同学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不做有损学校及大学生声誉的事情,任何学生组织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以学校的名义开展活动。
(二)强化安全意识。年末是治安案件、消防事故等高发时期,请全体同学务必增强防火防盗防骗意识,防范人身伤害,避免财产损失,科学避震避灾。
(三)重视出行安全。出行务必乘坐正规交通工具,掌握安全防范知识,禁止前往未开发景点游玩;尽量远离拥挤人群,自觉遵守公共场所安全管理规定,服从管理,防止踩踏等意外事故发生。
四、其他工作要求
(一)做好离校统计工作。1月9日—13日,各学院每晚21:00前通过微信考勤群反馈学生离校信息,要求做到数据精准。
(二)做好留校学生管理。假期期间原则上不允许学生留校,因工作任务暂缓离校的学生,请各学院和任务所属部门做好管理工作。
(三)保持通讯工具畅通。假期期间请全体学生工作人员保持手机畅通,做好应急准备,发生任何突发事件,要立即处理,及时反馈,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电气工程学院
2025年1月15日